紹興古城一日游
作為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紹興古城,很早就有去游玩的心愿,可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,這次剛好全家休息,時不我待,出發(fā)!
4日早上6點多起床,7點剛過就驅(qū)車前往,到達紹興古城已接近10點,在游客集散中心買好聯(lián)票后第一站去的便是魯迅故里,這里是魯迅先生青少年時期生活過的故土,是紹興市區(qū)保存最完好,最具文化內(nèi)涵和水城經(jīng)典風貌的歷史街區(qū)。一踏進景區(qū)入口便看到了那一堵刻有魯迅頭像和古城全貌的風景墻,由于太過搶眼,90%以上游客都會在這里拍照或者合影。沿著青石板路繼續(xù)往前走,那些在課本中描述的情境都在這里一一呈現(xiàn)出來:百草園、三味書屋、風情園,以及魯迅筆下的孔乙己,咸亨酒店等。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,幾條烏蓬船一溜排開,悠閑地停泊在那里。如果說紹興是江南一道獨特的風景,那么烏篷船便是這風景里流動的生命,讓這千年古鎮(zhèn)有了生機和靈性。整個“故里”除了關(guān)于魯迅的這些歷史建筑外,還有許多魯迅“周邊”的產(chǎn)品,如:茴香豆、紹興黃酒、龍須糖、臭豆腐,及各色紀念品商店、小攤等。行走在這里,你會覺得好像有人在幫你重新溫習了語文課本。
走出魯迅故里,我們直奔沈園,因為這兩景點都座落于魯迅路上,相距不到百米。沈園原為沈氏私宅的越中名園,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,園內(nèi)除了設(shè)有供游人許愿、結(jié)緣的“愛情長廊”外,還設(shè)有詩人陸游的紀念館。逛了一周,發(fā)現(xiàn)沈園的建筑格局十分精美,亭臺樓閣、小橋流水、綠樹成蔭,雖說現(xiàn)在剛到立春,但里面的春色已盎然一片。和魯迅故里風景墻一樣,沈園里最最精華的部分,當屬刻有《釵頭鳳》的兩塊石壁了,拍照率高達80%。當時我還不解,一處私人花園,經(jīng)歷如此歲月滄桑,為何至今仍得以流芳,在聽完解說導游介紹后方得知,這全因為一個千年不老的故事,一首《釵頭鳳》,詩中蘊藏著詩人陸游與唐琬悲凄動人的愛情故事,聽的我眼淚都快來了,就好像看到《泰坦尼克號》里的rous只能眼睜睜看著jack緩緩沉入水中,又好像《白蛇傳》里許仙眼睜睜看著白素貞被關(guān)進雷鋒塔。
至于蘭亭,完全是奔書圣王羲之之名而去,相傳越王勾踐曾在此種蘭,漢時設(shè)驛亭,故名蘭亭。這里是書法圣地,不僅文化底蘊非常深厚,人文氣息也十分濃郁,一踏進這里就能感受到一股濃郁的詩情畫意。在檢票口不遠處有一塊寫有“鵝池”的石碑,上面“鵝”字由王羲之所寫,下面的“池”則由其子王獻之所寫,父子合璧,成為千古佳話,被人稱為“父子碑”。但讓蘭亭為世人所熟知的還是要歸功于王羲之的《蘭亭序》,此處崇山峻嶺、修竹成林,景色優(yōu)美,特別是觀賞右軍祠里眾多古今書法大家和康熙、乾隆“祖孫碑”,感到蘭亭確是融人文景觀和自然美景為一體的地方,漫步其中,微風拂面,感覺整個人的氣質(zhì)都別樣了一般。
最后到達是千年王陵—大禹陵景區(qū),如果說前面幾個景點表現(xiàn)出紹興古城清幽文雅一面,那么大禹陵則表現(xiàn)了古城粗獷大氣的一面。此陵相傳是我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,周圍群山環(huán)抱,奇峰林立,屋群高低錯落,各抱地勢,氣勢宏偉。在大禹陵入口處有一橫臥的青銅柱子,名龍杠,龍杠兩側(cè)各有一柱,名拴馬樁。聽導游說凡進入陵區(qū)拜謁者,上至皇帝,下至百姓,須在此下馬、下轎,步行入內(nèi),以示對大禹的尊崇。景區(qū)中心位置,一塊巨巖上面放置了九個銅制大鼎,寓意著一巖九鼎。九鼎對面是一條小湖,湖上設(shè)一座呈帆船形的祭臺,這便是“水上祭壇”,正對著山頂上的大禹銅像。如要到山頂一覽大禹銅像“真容”需登躍945級臺階,無奈腳力有限,只得放棄。
走出大禹陵已是下午5點10分,古城的各大景區(qū)都已開始陸續(xù)關(guān)閉,計劃之中的東湖已成為了泡影,為此次的游行留下了點小小的遺憾,不過一天之內(nèi)追尋著我們歷代的文化名人,感受一下千年的越文化,也算是不虛此行。
項寅曉